本报讯 (记者 佘峥)昨日举行市招生考试委员会会议透露了今年中招的相关情况。
人数:比去年增加2700人
今年我市初中应届毕业生约26700人,比去年增加2700人,加上往届生和户口在本市的外地考生,预计今年中考考生约有2.7万人。
分区来说,思明区考生人数最多,达8000人。
考点:几乎每所公办中学都有设考点
为方便学生,除了办学条件较差的民办学校和学生数较少的体育学校与音乐学校外,所有公办学校和英才学校都设考点。
考试时间:提前到6月21日
为了避免七月高温天气及台风季节,从今年起,将每年7月1日-3日的中考提前到6月21日到23日。
中考试卷印刷:地点改变
根据省保密局规定,今年全省各类统考试卷印刷必须在指定的具有省保密局认定的保密资质的两家印刷厂印刷。
中考志愿:志愿数增多
今年中招志愿表共有5批32个志愿,去年是三批24个。各批志愿安排如下。
填报志愿:志愿填报时间有两天
今年中考志愿仍安排在公布成绩后进行。志愿填报时间安排两天。语数英三科考试成绩和理化政三科等级通知考生本人,同时向社会公布各招生片区各分数段考生人数和累计人数以及理化政三科一类、二类、三类等级组合,让每位考生了解自己在本招生片区考生中的大体位置。
考生志愿表上交后,一律不准更改,填报志愿结束当天下午六点前,各报名点派专人将志愿表上交到考区,由考区当场验收密封,并于第二天上午九点前统一上交市招生考试中心。
市招生考试中心组织人员在招生监察组的监督下,采取两次录入双机校验的办法统一录入、打印,由各报名点派人对本报名点考生志愿表的原始志愿和输出志愿认真校对。
招生宣传:不宣传高考中考成绩及学科竞赛排名
各校的招生宣传,只能宣传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特色,不宣传高考、中考成绩及相关学科竞赛排名。学校不能发布虚假信息或夸大事实进行新闻炒作,不准用贬低他校的做法争夺生源。
改卷:试行网上阅卷
今年中考所有科目都将试行网上阅卷,拟从6月25日至7月7日分两段,先评数学、化学、政治三科,后评语文、物理、英语三科。今年将通过网上阅卷建立评卷教师数据库,试行优秀教师奖励制度。
录取:试行远程网上录取
去年,我市中考实现网上录取,但是,网上录取是局域网,即学校还要集中在一个地方,通过网上调学生档案。今年将试行局域网录取和远程录取相结合。有30所中学将成为远程录取的试点单位,即他们可以坐在学校办公室内,通过登录网络来录取新生。
成长记录:实现电子化
今年学生的《厦门市2005年中招学生综合成长自我描述及记录目录》表,最终将通过扫描录入电脑,让招生学校能在网上阅档中,随时调阅考生的成长记录情况作为录取参考,改变多年来传统的烦琐易错的纸质档案阅档。
五校联招:611名考生报名
今年厦门一中、双十、厦门六中、外国语学校四所一级达标学校继续面向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四市各招收择校生40名,集美中学面向全省招收45名学生。至5月10日,共有611名考生报考上述学校,其中,报考双十147人,一中108人,六中50人,外国语学校130人,集美中学176人。
“五校联招”的入学考试一样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六科,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5月21日、22日考试,考点设在厦门一中,6月10日前五个学校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划定录取分数线,择优录取。